1970·吉林
—— 朱宪民老师的这次摄影展,它们为我们理解那段复杂而充满伤痕的历史,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入口,让我们得以在此一历史节点上,重新思考影像、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,并站上另一个回望历史的高处。——
秦偉
是次由深圳5A1艺术空间特别策划推出的展览,聚焦于中国纪实摄影重要代表人物朱宪民老师的早期作品——1960年代的摄影系列。在朱老师的镜头下,中国近数十年的历史轨迹被深刻凝视与记录,他的摄影之路,也可谓穿越了新中国一段曲折且复杂的历史景观。
县城的供销社 1972·吉林
草原上的牧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著作
1971·内蒙古
本次展出精选四十余幅朱宪民年轻时期的作品,拍摄时间横跨6、70年代。这批影像不免沾满浓厚的宣传色彩:色彩明亮、层次鲜明及人物昂扬的姿态与严谨的场景布局,都烘托出特定时代的政治话语与情绪氛围。
边疆女民兵 1969·内蒙古
蒙古包里牧民一家人 1969·内蒙古
1960年代是中国历史中高度政治化的时代。影像中的人物表情、肢体语言与背景元素皆高度符号化:紧握的拳头、昂扬的神情、飘扬的红旗与口号标语,共同构筑起对信念的激情。这些影像并非全然虚构,而是那个时代真实精神状态的折射——许多人由衷相信自己正参与一场伟大的历史进程,并透过这些仪式化的身体语言,传递着内心的信仰。
党的“十大”召开喜讯传到纺织厂车间
1973·吉林
朝鲜族女社员在田间劳动
1969·吉林
下乡知识女青年高兴地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
1967·吉林
朱宪民早年曾就读于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影专业,1965年毕业于吉林省戏曲艺术学校舞美系。其扎实的专业训练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可见一斑;《边疆女民兵》、《下乡知识青年高兴地做了赶马车的车老板》、《铁岭县北京下乡知青在贫协主席带领下共同植树》等得以充分彰显。无论是场景调度、人物关系的捕捉、光影明暗的细腻处理,抑或是视角(机位)的精准选择,均展现出他对画面构成与视觉叙事的掌控能力。亦预示着他日后在如《黄河百姓》等大型纪实项目中,即使是即兴抓拍的瞬间,视觉风格上依然保有一份朴质而刚健的气息。
城市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参加军事化锻炼
1965·吉林
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军代表到农村宣传毛泽东思想
1968·吉林
艺术从来不是偶然的创发,而是时代意识的镜像。60年代盛行的摄影风格,曾蔚为时代潮流,实则是历史深层结构的显影。岁月苍苍时光荏苒,六十年倏忽而过,昔日这些曾经满怀激情和信念的图片,如今转化为可供后人反思与阅读的「历史档案」。透过朱宪民老师的这次摄影展,它们为我们理解那段复杂而充满伤痕的历史,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入口,让我们得以在此一历史节点上,重新思考影像、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,并站上另一个回望历史的高处。
中国百名摄影名家典藏展首展
朱宪民《百姓》1966-1976
艺术家|Artist
朱宪民 Zhu Xianmin
主办单位|Organizer
企业家摄影协会(深圳)
5A1艺术空间
展览日期|Duration
2025年6月28日-2025年7月27日
周二至周五9:00—18:00
周六周日10:00-17:30
(逢周一闭馆)
展览地点|Venue
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天安数码城
天吉大厦AB座5楼5A1
朱宪民
Zhu XianMin
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,中国纪实摄影的奠基人和开拓者。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摄影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他持之以恒的关注平民生活,用镜头定格了大时代变迁中普通民众的时光岁月和历史沧桑。作品意境深远,极具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。被文化部授予"共和国艺术学科奠基人"。
朱宪民作品内容涉及黄河流域、珠江三角洲流域、松花江流域和长三角流域、中国各城市、少数民族地区,还涉及前苏联、美国、日本、东南亚、欧洲等地的内容。自1985年中国美术馆举办"朱宪民摄影展",至今朱宪民个人摄影作品曾于国内外各大城市、博物馆及艺术节举办主题展,其作品被中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德国、瑞士等多国艺术机构收藏。
自1987年出版《中国摄影家朱宪民作品集》,至今已出版几十部个人摄影专辑,其中具代表性的有:《黄河百姓》、《草原人》、《中国农民》、《时代映像》、《黄河等你来》、《象形岁月》、《百姓》、《躁动》、《在巴黎街头眺望》、《真理的慧眼》、《人民世纪》、《珠江三角洲50内年变迁》、《微观宏图》、《底色中国人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