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推介:香港知名攝影家秦偉新作《時間的漫遊》

发布时间:2024-10-15 发布者:5A1

wps1


 



關於《時間的漫遊》





《時間的漫遊》是一個關於時間的獨白,亦是一次時間的旅程。全書由兩個章節集結而成,前章節的圖片以具像為主,後章節的圖像內容近乎抽象表現。原圖片取自早年我在法國留學時拍下的照片,現在回望這些照片就像是昨天的事,但卻已是相隔三十多個年頭。由於種種原因,這批封存多年的圖片,當中有不少已經黴壞;雖是如此,反過來倒減省了那些框框條條的束縛,圖片的詮釋空間亦變得更自由開闊。面對這批失效的圖像,沒有時間與記憶的牽纏,我不禁要問,攝影的本質又是什麽?這讓我不斷思索。在《時間的漫遊》的圖片和文字之間,我嘗試回溯時間,探問心與物的關係,在既有且無的時間刻度中,身臨的現象正倏生倏滅,攝影可以是一種思考,一種生命與存在的感應。攝影、文學,二者有著密切的關系,但又不盡相同。我要把詩學的大門打開,將圖像與文字特有的魅力及元素存放於內,讓生命的感知、感悟匯流其中,在這個失重的時代 留下註腳。

── 秦偉

 

 


秦偉簡介





早年畢業於法國 Mulhouse 高級藝術學院,以當代西方的藝術造型表現,結合東方美學思維完成其修業研究。他認為藝術不應拘泥任何形式,而是生命的全方位開放。個人創作涵蓋雕塑、裝置及攝影等範疇 ,而攝影是其重點媒介,他強調攝影是一條探索存在與本質的路徑,藉此創建思考空間。他走遍世界各地,感受這個時代所處的困惑與悲傷。秦偉的攝影題材嚴謹而賦寓意,鏡頭聚焦於這個急速變動的時代,以散文式的紀實手法,以含蓄而隱晦的影像語言,勾畫出人類自身在密封的世界中,所承受的痛苦與宿命。他曾多次獲頒人權新聞獎。秦偉,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「當代攝影研究」課程責任導師、國際策展人。

 

 

wps2

 

 

 

wps3

 

 

 

wps4

 

 

 

wps5

 

 

 

wps6

 

 

 

wps7

 

 

 

wps8

 

 

 

wps9

 

 

 

wps10

 

 

 

wps11

 

 

 

wps12

 

 

 

名家評介





此書為秦偉 80 至 90 年代於法國的藝術創作之結集,圖片記載著作者對過去及已流逝的時間的回溯,具有文本價值。有說攝影可凝住時間,而秦偉的相片所受的各種破損,便是時間洪流的見證。現在來重溫昔日影像就如開展另一趟旅程,跨越記憶與遺忘的邊界,步向混沌的本相。透過這趟旅程,秦偉深悟人生乃在宿命與偶遇之間,頓感中國古代詩人飄泊孤寂之感。Florian Knothe 羅諾德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總監


感受到作者的孤獨與沈思,全書十分簡約,只用兩個章節,首章節「偶遇」緩平沈靜,第二章「顯影」轉入飛躍,期待有機會看到原作呈現,這本書既連接著作者的過去,也連接了他未來新的可能。蔡萌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研究員、策展人


人們目光總是習慣地屈從於照片中三維幻象的召喚而沈迷其中,而往往對於照片本身作為一種物質性的存在視而不見。在我看來秦偉兄所要揭示的恰恰是這一點。《時間的漫遊》也可以解做是時間作為主語的漫遊,即時間自身的漫遊。藏策 藝術理論家


《時間的漫遊》的編排節奏有一種流動的音樂氣息,在那些充滿時光印記的影像之間用短短的詩句間隔,彷彿兩個樂句之間柔和的過渡,讓整本畫冊翻起來有一種特別的呼吸感。王江 資深攝影雜誌編輯


三十多年前那個背著相機在法國街頭遊蕩的年輕人,一生都不會遺失那些片刻,哪怕底片被塵封在角落裡,也只是佳釀被窖藏。書的兩部分,從「偶遇」到「顯影」,是從「具象」到「抽象」,是關於物像的存留與消亡,記憶的凝聚與彌散,視域的精微與宏闊。鄭梓煜博士,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研究員


記憶在圖像中可否有一個模樣?旅法藝術家秦偉老師的攝影作品《時間的漫遊》為我們重塑了漫步巴黎,沈浸其中又久久難以忘懷的時空經驗。每當我快要忘記巴黎的時候都會拿起這本書,那些逐漸褪色的街道、樹木、行人甚至是聲音都會隨著閱讀帶著彼時的色彩清晰起來。高岩 旅法學人,天津藝術學院攝影課程導師


《時間的漫遊》收錄了秦偉老師在巴黎遊學時期拍攝的影像,它們猶如時光之塵緩緩降落,被光和鹽凝固在紙基之上。時間侵蝕了記憶,退去了表面的光澤,滲入更多的噪點,這也許更接近我們記憶最後的樣子。駱丹 攝影家


如果回憶能發聲,時間也有顏色......這是一本秦偉浪遊記憶,加上讀者自身感悟的時間旅遊指南。疫下無法外遊,若眼睛想旅行、傾聽時間的獨白,翻閱《時間的漫遊》在記憶的搖籃發一場荳蔻夢,別無他選。鄭天儀 香港文化評論人